一、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划控开放
1980年5月,国家档案局召开省以上档案工作会议,在会上强调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提出档案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处理好利用与保密、利用工作与基础工作两个关系,并确定历史档案的开放范围和利用方法。为此,吴江县档案馆即开展馆藏档案的划分控制使用范围(划控)和开放工作。1984年,吴江县档案局(馆)按照上级有关开放历史档案的规定,完成11000余卷历史档案(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的划密工作,共划出机密档案76卷,珍贵档案2062卷,控制使用档案2021卷,其余的作为开放档案。1988年,吴江县档案局(馆)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馆开放档案暂行办法》,完成90.4%的新中国成立前档案的开放工作,计10883卷;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档案2719卷。
1990年,吴江县档案局(馆)对新中国成立后满30年的62个全宗、7019卷文书档案进行划控工作,确定开放档案4563卷。1991年7月,吴江县档案局(馆)向局(馆)内各股印发《关于档案及档案工作保密范围的规定》。1993年4月16日,吴江市档案局(馆)成立保密领导小组。1992~1993年,吴江市档案局(馆)对馆藏1949~1962年的永久、长期文书档案4463卷,进行划控,确定为开放的档案2647卷,开放率59.3%。1995年,对馆藏1949~1965年的16202卷文书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开放档案划控工作,确定81个全宗的8952卷文书档案为开放档案,开放档案率55.3%;对馆藏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12064卷,确定开放11545卷,开放档案率95.7%。1997年,吴江市档案局完成馆藏新中国成立后121个全宗的1966~1968年文书档案1741卷的划控工作,开放档案增加1062卷,开放率60.9%。1999年1~8月,对1969~1970年馆藏文书档案及其鉴定后所升长期档案进行划控。1999年8月25日,吴江市档案局在《吴江日报》上刊登“关于开放一批档案的通告”,开放范围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11545卷,新中国成立后的乡(公社)镇机关、企事业单位1969年底前形成的文书档案10344卷,档案开放率71.7%。利用开放档案手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身份证或工作证、介绍信等合法证明,可直接到市档案馆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外国组织和个人的利用手续按《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办理;利用者利用开放的档案,应遵守市档案馆的有关制度。
2002年,对馆藏年满30年的档案进行划控,确定1776卷向社会开放,开放率69%。2005年6~7月,对馆藏年满30年的文书档案2578卷及专门档案916卷进行划控工作,确定2914卷为开放档案,开放率为83%。2007年,修订《开放档案实施细则》。是年,对吴江市广播电视局、市乡镇工业局、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6个单位形成的未满30年的有关经济、文化、科学等类档案2051卷进行划控,共开放326卷;对馆藏18826册资料进行重新划控,其中15779册向社会开放,开放率83.9%。2008年,对馆藏1977~1979年4050卷文书档案进行划控,共开放档案2824卷,开放率69.7%。2011年起,吴江市档案局设立保密主管,负责局内公开事项的保密审查工作;各科室负责人把关本科室的保密工作,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保密承诺书;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涉密计算机和U盘,专机专用。是年,开展1980~1982年的99个全宗4757卷到期档案的划控开放工作,开放档案3373卷,开放率70.9%。2013年底,对馆藏100个全宗单位的1983~1986年的8872卷到期文书档案进行“划控”,确定开放档案6557卷,开放率73.9%,形成书面划控小结。从PDE系统导出并打印开放档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在《吴江日报》发布开放档案公告,供社会各界利用。
二、查档接待
(一)综合档案馆查档接待
1959年6月1日,吴江县档案馆成立后,便开展馆藏档案的利用工作。
1973年,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解决农村房屋纠纷,提供档案资料3000余卷,接待查档者2000余人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配合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吴江县档案馆在进行恢复整顿的同时,解放思想,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提供档案材料的轨道上来。1977年,共接待外调人员查档1200余人次。1978年1~10月,接待562个查档单位,提供2379份文件、材料,其中帮助审干复查落实政策提供案件材料271起,为有关人员平反落实政策提供材料526件,为吴江县文教局提供中小学校教师个人档案1010份,为551户社员解决了房屋纠纷。1979年,吴江县档案馆共接待县内、外查档2815人次,查档7692卷,为工农业生产、右派改正、“地富分子”摘帽和“三案”平反、纠错及民间纠纷处理等解决3078个问题。
1980年,吴江县档案馆接待216个单位807人次,提供档案1668卷,其中旧政权档案17卷,新中国档案1651卷,提供资料88册。利用情况分析:用于机关工作203卷,农田水利124卷,工业交通72卷,计划财贸85卷,基本建设33卷,组监人事308卷,宣教文卫58卷,科学研究3卷,历史研究8卷,政治军事5卷,落实政策181卷,其他588卷。1982年1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第四次到吴江县访问江村(庙港乡开弦弓村),在其撰写《四访江村》的过程中,急需其撰写的《二访江村》材料(其保存的手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散失),吴江县档案局(馆)得知后及时提供馆藏的《二访江村》印本,为他解决燃眉之急。是年,吴江县档案局(馆)编制的《供给制干部名册》,为全县贯彻执行国务院〔1982〕62号文件精神,办理有关干部离、退休手续发挥作用。1979年至1982年上半年,共接待查档单位982个,4210人次,提供新中国成立前档案951卷,新中国成立后档案12865卷,资料236册。1983年11月,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于孟达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意大利记者要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吴江县的受灾情况,吴江县档案局(馆)及时向于孟达提供民国20年(1931)大水灾和民国23年大旱灾的资料。1984年4月14日,中共吴江县委办公室转发吴江县档案局(馆)《关于查阅“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档案材料的暂行规定》。
据统计,1981~1985年,共接待查档者4494人次,查阅档案、资料13856卷(册)。1985年,为编史修志利用馆藏档案提供方便,简化了外借手续,经保管组组长批准即可外借,全年共外借档案、资料100余卷(册)。1986年4月,《吴江县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细则》出台,对开放期限和范围、开放档案的利用手续、档案的公布与出版、利用档案收费等作出了规定。是年,为方便查档者,开始办理“信调”“函调”和其他咨询服务。1987年,开放的历史档案扩大到10843卷;修订《开放档案实施细则》,正确处理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关系,调整收费办法,以无偿服务为主。是年,为苏州市、吴江县修志编史提供50万字的史料,为解决房产纠纷,个人学历、工龄、落实政策等问题出具档案资料证明445张。1988年2月22日,吴江县档案局(馆)与县物价局联合向全市各单位发布《吴江县档案馆利用档案收费实施细则》,收费范围为凡利用本单位或个人形成、移交、捐赠、寄存的档案和上级机关为工作查考利用档案,免予收费;除上述情况外的一切机关和个人利用档案均属收费范围。5月30~3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黄宗智到吴江县档案馆查阅档案(查阅156卷案卷目录;调阅55卷,实际利用22卷,复印294页,其中工农关系85页、基层政权组织125页、田赋税收24页,司法民事案件60页),其对查档接待工作表示满意,他说:“为我服务的几位先生的态度很好,表示感谢”。1988年,吴江县档案局(馆)接待查档者1243人次,有效调卷5251卷次,来信、来函咨询服务16次。
1991年10月,接待中国台湾学者陈秋坤、陈慈玉查档。是年,共接待232个单位,308人次查档,共查阅3898卷,为县内各有关部门编史修志,解决房产纠纷,办理离退休和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工作提供了翔实资料。1992年8月,接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玛利查档。1993年,利用档案较多的是20世纪60~70年代担任农村大队领导职务干部的工龄计算问题。1985~1995年,吴江市(县)档案局(馆)共接待查档单位4147个,查档者7979人次,提供阅览档案67411卷次,资料3112册次(表6-1)。1988~1995年,吴江市(县)档案局(馆)先后接待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吴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朱全甫、中国台湾近代史研究所学者陈秋坤和陈慈玉、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者黄宗智(美籍华人)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玛利等,为他们提供馆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史档案。阅档后,朱全甫题词“来馆阅档,硕果丰登”,陈慈玉题词“丰收之行”。
表6-1 1985~1995年吴江市(县)档案局(馆)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统计表
年份 |
接待单位数(个) |
接待查档者(人次) |
提供阅览档案数(卷次) |
利用分类(卷次) |
利用资料(册次) |
||||
工作 查考 |
编史 修志 |
学术 研究 |
经济 建设 |
其他 |
|||||
1985 |
421 |
645 |
1181 |
618 |
311 |
45 |
113 |
94 |
201 |
1986 |
518 |
1588 |
12471 |
4551 |
3465 |
1351 |
2687 |
417 |
762 |
1987 |
614 |
1247 |
16654 |
1910 |
10044 |
628 |
4005 |
67 |
1023 |
1988 |
577 |
1243 |
5251 |
1303 |
487 |
1054 |
2009 |
398 |
75 |
1989 |
497 |
907 |
4834 |
941 |
2113 |
894 |
864 |
22 |
29 |
1990 |
317 |
429 |
2573 |
438 |
1583 |
38 |
252 |
262 |
96 |
1991 |
232 |
308 |
3898 |
1841 |
643 |
112 |
1044 |
258 |
185 |
1992 |
242 |
353 |
2384 |
561 |
824 |
131 |
804 |
64 |
118 |
1993 |
324 |
488 |
4188 |
1486 |
1627 |
323 |
655 |
97 |
221 |
1994 |
213 |
417 |
6548 |
2185 |
2914 |
664 |
719 |
66 |
48 |
1995 |
192 |
354 |
7429 |
1786 |
3668 |
515 |
1216 |
244 |
354 |
1996年10月18日,日本鹿儿岛经济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田尻利,甲南大学文学部稻田清一到吴江市档案局(馆)查阅历史档案62卷。1997年,吴江市档案局提供档案工作受到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的好评。1999年1月10日,吴江市档案局修订《阅档细则》。
2002年,吴江市档案局在规范查档工作的同时,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方式,开展电话查档、上网查档,对大学生查档采取优惠办法;为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怀图片展”提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吴江活动的照片3张,其中被录用1张。2004年8月31日,日本甲南大学博士稻田清一,滋贺大学博士佐藤仁史,兵库县立大学博士太田出、陈来辛,复旦大学副教授冯筱才,中山大学博士后吴滔及其助手一行8人到吴江档案局查阅吴江民国期间商会及同业公会的档案资料。是年,吴江市档案局本着服务于“两个率先”的宗旨,加强“窗口”意识,热情周到地接待档案利用者,做到零投诉;利用方式由过去的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发展;开展电话预约查档,先后为七都、菀坪、横扇、盛泽等地的利用者传真送档上门;利用对象由以前的单纯为史志编纂服务转向为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婚姻、户口、工龄、贷款、出国留学等)和为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是年,吴江市档案局编选当年档案利用效果50个典型实例。2005年3月11日,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储江到吴江市档案局查阅1957~1966年他任中共苏州地委第一书记期间在吴江的工作活动照片,共查到1962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中共江苏省党代会代表时的合影3张和1986年储江到吴江视察基层政权建设时的留影4张。10月12日,江苏兴化市沈伦镇张王村84岁老人张凤义到吴江市档案局,要求查阅其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档案,在档案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查到他的革命经历。是年,通过接待来访、电话预约、传真、回电等服务方式接待来馆的查档者,查档目的包括因企业转制寻找工龄依据、补齐个人资料进行档案托管、办理社保两金、为迁移户口、贷款、出国留学、旅游、调整工资和学术研究、工作查考、编史修志、解决纠纷等。吴江市档案局印发《2005年档案资料利用效果50例》,进行利用宣传工作。
2006年,通过接待来访、电话预约、传真等服务方式接待查档者,以编史修志、写论文、办展览的档案利用者最多,占接待总人数的40.7%。2007年,吴江市档案局完善档案利用工作台账。在阅档中心安装阅档监控系统,使档案馆接待人员在接待中心就能了解阅档室和库房的情况。2009年8月24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欧阳楠到吴江综合档案馆查阅到民国时期吴江县学校调查表、寺庙登记表、田粮、人口、卫生等方面的档案材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江各乡镇志、卫生等调查表,为顺利撰写学术论文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是年,吴江市档案局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两项活动为契机,完善接待查档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档案工作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作用;编写2009年档案利用预测分析和50例档案利用典型事例,并及时上报档案利用典型事例。2010年上半年,编写《2010年档案利用预测分析和50例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和无锡市锡山区档案馆密切协同,为吴江市邮政局职工马新芳解决知青工龄的凭证问题,为此,当事人深表感谢。9月10日,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副理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夏井春喜,到吴江市档案局查找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苏南土地关系的档案。10月9日,上海市民金志豪在女儿的陪同下到吴江市档案局查找近60年前的老房契,事后给吴江市档案局局长张志远寄来表扬信。2013年7月1日起,吴江市档案局推出“星期六便民服务”(每周六查档“窗口”向社会开放)措施,查档窗口安排2名工作人员值班,受到各界好评。部分信访群众通过档案查询,保障了权益,解决了矛盾,“多来档案馆,少去信访局”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体现。2014年,吴江区档案局启动《情系百姓,档惠吴江——查档服务100实例》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1996~2014年,吴江区(市)档案局共接待利用档案者64740人次,利用档案171250卷次,资料4140册次(表6-2)。
表6-2 1996~2014年吴江区(市)档案局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统计表
年份 |
利用者数 (人次) |
利用档案数(卷次) |
利用分类(卷次) |
利用资料 (册次) |
|||||
领导 决策 |
工作 查考 |
编史 修志 |
学术 研究 |
经济 建设 |
其他 |
||||
1996 |
368 |
8731 |
0 |
1415 |
4318 |
433 |
1611 |
954 |
97 |
1997 |
354 |
6481 |
0 |
1143 |
4011 |
451 |
695 |
181 |
89 |
1998 |
355 |
3736 |
0 |
780 |
2665 |
37 |
12 |
242 |
41 |
1999 |
593 |
4765 |
0 |
856 |
2845 |
1 |
1 |
1062 |
456 |
2000 |
355 |
2490 |
0 |
544 |
977 |
28 |
0 |
941 |
17 |
2001 |
415 |
2444 |
0 |
737 |
566 |
177 |
0 |
964 |
57 |
2002 |
624 |
3514 |
0 |
1064 |
387 |
213 |
0 |
1850 |
139 |
2003 |
821 |
3438 |
0 |
1396 |
739 |
175 |
0 |
1128 |
59 |
2004 |
1176 |
3903 |
0 |
2433 |
398 |
181 |
0 |
891 |
60 |
2005 |
1235 |
4135 |
0 |
1128 |
1448 |
276 |
0 |
1283 |
212 |
2006 |
1519 |
6439 |
0 |
603 |
4608 |
190 |
3 |
1035 |
70 |
2007 |
2973 |
22380 |
11 |
707 |
19704 |
99 |
111 |
1748 |
622 |
2008 |
5595 |
18930 |
3 |
746 |
14872 |
90 |
19 |
3200 |
384 |
2009 |
6639 |
17433 |
0 |
710 |
12372 |
2 |
4 |
4345 |
336 |
2010 |
7176 |
13817 |
0 |
838 |
8164 |
27 |
0 |
4788 |
415 |
2011 |
7890 |
13422 |
0 |
936 |
6565 |
132 |
37 |
5752 |
240 |
2012 |
7731 |
10191 |
0 |
1033 |
1894 |
8 |
19 |
7237 |
359 |
2013 |
9267 |
12270 |
0 |
852 |
1945 |
17 |
6 |
9450 |
371 |
2014 |
9654 |
12731 |
0 |
1861 |
1419 |
42 |
0 |
9409 |
116 |
(二)其他档案馆(室)查档接待
1978年,黎里镇革命委员会档案室接待群众查档10余次,使一些退休职工口粮标准、工龄计算、落实政策等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1983年3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学研究所调查组到平望镇进行小城镇调查,平望镇档案室向调查组提供了平望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动、工商企业等档案资料,使调查组顺利完成《交通运输和平望的发展》《发展工业在平望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的文化生活》《平望镇家庭情况抽样调查资料结果的说明》4个专题资料的编写。是年,全县科技档案室工业科技档案提供利用1750人次,其中通过利用档案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195人次;吴江县人民政府、县人事局档案室利用档案共150余人次。1984年,坛丘乡福利印染厂在生产中,锅炉涡轮箱发生故障,如不及时抢救,正在染色的一千余米布就会受到损失,他们运用刚刚建立起来的科技档案,查找数据,及时抢修,避免了损失;国营吴江华生纺机厂档案室接待查档800余人次,在研制新产品过程中提供976张有价值的老产品图纸,节约工日4900个,节约资金17000余元。1985年,科技档案在企业的新产品研制、设备自制维修、基本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发挥较大作用。如在新产品研究方面,据4家企业的统计,套用图纸1026张,节约设计工时5150个,经济价值49000元;在设备自制维修方面,据5家企业的统计,共节约委托加工、安装和维修费用134470元,而且赢得时间。又如基建设计部门承接的30个工程设计项目中,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科技档案进行套用等,为委托设计单位节约15370元。
1986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利用会计档案成功回笼债务1万元;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修理机床时利用科技档案节约资金3000余元;吴江砖瓦厂在新产品珠光粉研制过程中,利用科技档案降低成本,节省资金5000元。全年,全县科技档案查档者2132人次,查档8011卷次,底图利用27714张。1987年5月,吴江县档案局编印《科技档案与经济效益事例选编(第四期)》,列举吴江开关厂一分厂等21家企事业单位开发利用科技档案资源缩短工程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收到明显经济效益,在“双增双节”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是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从日本、意大利引进一批丝织前道设备,在开箱验收中发现部分零件质量有问题,档案人员及时把开箱现场和实物摄像存档。后以此作为索赔依据,为企业挽回88万日元和1500美元的损失。1988年,据化建、机电、轻工、丝绸、环保、供电、邮电、多种经营、水利、科委、气象等系统的综合档案室不完全统计,共接待利用档案者8663人次,调阅档案10575卷,取得经济效益64.33万元。1989年11月,吴江县档案局编印《科技档案与经济效益事例选编(第五期)》,列举吴江工艺织造厂等14家国营、乡镇企业依靠档案开发优质产品、工艺革新、设备引进安装维修、领导决策、节能节水等方面所取得成绩的31个事例。
1991年2月1日统计,全县288家乡(镇)村企业综合档案室接待查档5991人次,查档8169卷。1989年1月至1994年11月,盛泽镇土地管理所综合档案室共接待查档400余个单位,1039人次,提供利用档案667卷。1994年,企业档案在合资合作、创办集团、股份制改革和技术更新改造等经济活动中,发挥较好的服务作用。如桃源盛惠针织有限公司在与外方合资过程中,档案为维护中方利益起决定性作用;苏州天鹅啤酒有限公司在合资的技术改造中,档案为企业节约数十万元的技术改造经费;盛泽土管所利用所藏档案,明确盛泽第一中学在西白漾16.08亩土地的使用权,解决了蔬菜村与红洲村的地界纠纷。1995年12月,吴江市人民法院综合档案室建有《档案借用登记簿》《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1996年,市、镇机关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查档人数3994人次,利用档案5958卷、底图450张;市化建、机电、纺织、轻工业、丝绸工业公司下属企业综合档案室及市发电厂档案室查档人数3750人次,利用档案8977卷、底图7234张;吴江市职业中学、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师范学校、吴江市气象局、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江建筑设计院综合档案室查档人数144人次,利用档案193卷、底图450张;全市镇、村企业档案室查档人数5795人次,利用档案7410卷。1997年10月,市、镇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查档人数3558人次,利用档案5351卷;市化建、机电、纺织、轻工业、丝绸工业公司下属企业档案室及市发电厂档案室查档人数4362人次,利用档案9599卷、底图47248张,产生经济效益145.24万元;镇、村企业档案室查档5466人次,查档8840卷,产生经济效益88万元。
1998年,83家市级机关(团体)综合档案室查档人数18299人次,查档4103卷;23家镇级机关档案室查档人数877人次,查档1805卷;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档案室查档4381人次,查档54727卷,利用底图24673张,产生经济效益237.9万元;238家镇级企业查档人数3221人次,查档4739卷,产生经济效益391.9万元;7家科技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查档135人次,查档3469卷,利用底图3200张,产生经济效益8.5万元。1999年,82家市级机关档案室查档人数3111人次,查档5457卷;49家企业(国有21家、集体15家、股份制13家)综合档案室查档4012人次,查档8778卷,利用底图16069张,产生经济效益195.1万元;10家科技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查档283人次,查档4105卷,利用底图4000张,产生经济效益9万元。
2000年,全市47家企业单位档案室查档人数3423人次,查档3423卷,底图利用6428张,产生经济效益118.85万元;11家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室查档人数410人次,查档3715卷,底图利用3000张,产生经济效益9万元。2006年,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在应对韩国反倾销案中胜诉,原因为恒力集团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全区各类综合档案室全年接待查档群众超过3万人次。2001~2014年,对基层档案室档案利用统计工作停顿。
三、现行文件报送和查阅
2007年3月,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对公众开放,并将现行文件报送工作列入《吴江市政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对现行文件的报送和利用工作实行长效管理。是年共计接收59家单位报送的文件1547个,其中2007年度文件253个,经审核整理后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改版后的“吴江档案信息网”开通网上现行文件中心,及时公布新出台的可公开政策性、规范性文件,至12月底,点击1.9万人次。2008年3月,根据吴政办〔2008〕15号文件精神,吴江市档案局下发《市级机关现行文件报送工作联系表》,建立文件报送工作网络,加强与重点报送单位的联系,保证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能够及时公开。至9月底已有263360人次点击查看“吴江档案信息网”上的“现行文件中心”栏目。至10月底,共接收市级机关各部门新报送文件955个,累计接收59家单位报送的文件1863个。2009年,进一步健全现行文件长效管理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现行文件报送工作的通知》,对各单位每个季度现行文件报送的情况进行统计公布。全年共接收597件纸质文件,620个电子文件;网上市民点击309869次,网上点击数累计703612次。2012年上半年,进一步健全现行文件报送渠道,及时公开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前5个月网上点击量148163次。2014年,做好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利用工作,网上市民点击量超50万人次。
四、档案编研
(一)档案局(馆)编研
1974年,吴江县档案馆始编档案内部资料。1986年,吴江县档案局(馆)开始《吴江年鉴》和地方志编纂工作(详见本志第七章、第八章)。1987年,吴江县档案局(馆)始编《吴江消息集萃》,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全县新动态提供方便。1988年11月26日,吴江县档案馆与苏州大学历史系签订《关于合作编纂〈近代江南农村档案资料〉的协议书》。是年,吴江县档案局(馆)编辑《档案工作参考》。1989年,吴江县档案局(馆)始有编辑的档案资料公开出版。1974~2014年,吴江区(市、县)档案局(馆)共编印74种档案编研内部资料(表6-3)。1989~2014年,吴江区(市、县)档案局(馆)共有13种档案编研资料公开出版(表6-4)。
表6-3 1974~2014年吴江区(市、县)档案局(馆)内部档案编研资料情况表
资料名称 |
编纂者 |
完成时间 |
吴江县各区地主富农名册 |
吴江县档案馆 |
1979 |
吴江县蚕桑丝绸史话 |
吴江县档案馆、吴江县桑蚕所 |
1982.12 |
民国十一年至十四年吴江地区定期出版物年表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2.12 |
档案工作手册 |
吴江县档案局 |
1984.3 |
吴江县历史上自然灾害情况简介(公元261~1949年)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4.8 |
庞山湖农场场史简史(1932~1949)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4.8 |
清末民初吴江、震泽县农民土地占有及负担档案选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4.12 |
清末吴江震泽县筹备自治调查户口档案选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4.12 |
参阅资料(1)吴江县历届党代会简介、历届人代会简介、历任县委书记、县长任职情况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4.12 |
吴江市民公社报刊资料选辑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5.4 |
参阅资料(2)政协吴江县委员会、历届全会简介和正副主席、秘书长、常委任职简况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5.8 |
吴江古代名人录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5.12 |
吴江县大事记(1985年) |
吴江县档案馆、中共吴江县委组织部、中共吴江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
1985 |
中国共产党吴江县组织史(简史)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1 |
五卅运动在吴江资料选辑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4 |
吴江县小城镇档案资料汇编(盛泽镇专辑)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4 |
吴江县工、青、妇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12 |
吴江县机关组织沿革(党政、群团、工交、农水、文卫、计划、财贸、金融)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12 |
吴江县大事记(1986年)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6 |
吴江三十五年大事记(第一辑)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7 |
吴江县大事记(1987年)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7 |
吴江县大事记(1988年)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8 |
县委、县政府干部任免文件汇编(1989)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9.12 |
吴江解放四十周年大事记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9 |
吴江县大事记(1989年) |
吴江县档案馆 |
1989 |
吴江县档案馆指南(1857~1989) |
吴江县档案馆 |
1990.5 |
吴江大事记(1949~1956) |
吴江县档案馆 |
1990 |
中国共产党吴江县历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汇编(1956~1970) |
吴江县档案馆 |
1992.2 |
吴江县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954~1966) |
吴江县档案馆 |
1992.2 |
吴江县领导名录(1949.4~1992.4) |
中共吴江县委组织部、吴江县档案馆 |
1992.4 |
吴江市获优质产品奖档案资料选编(1979~1991)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2.5 |
吴江历年自然灾害档案资料汇编(261~1991)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2.11 |
吴江大事记(1992年)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2 |
费孝通二访江村档案资料汇编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3.12 |
吴江县政治协商会议工作报告汇编(1981~1986)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4.12 |
吴江县政府关于计划生育文件汇编(1981~1989)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4.12 |
吴江市政府关于土地管理文件汇编(1981~1994)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4.12 |
吴江市档案馆指南(补编本)(1990~1995) |
吴江市档案馆 |
1995.7 |
吴江县十镇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统计档案汇编(1950.12~1953.3) |
吴江市档案局 |
1998.12 |
吴江解放、接管工作档案资料选编 |
吴江市档案局 |
1999.4 |
吴江县机构成立、撤并档案资料汇编 |
吴江市档案局 |
1999.6 |
吴江各界悼念孙中山先生档案资料汇编 |
吴江市档案局 |
1999.6 |
吴江知青(一) |
吴江市档案局(馆) |
1999.9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1949~2001)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1.9 |
吴江市领导名录(1992.4~2001.12) |
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吴江市档案局(馆) |
2001.12 |
吴江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49~2002) |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2.3 |
政协吴江市(县)历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文件选编(1956-2003) |
政协吴江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3.1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49~1978)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5.10 |
吴江市镇、村(居委会)行政区划(区域)调整文件汇编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5.10 |
吴江历史文化图文集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6.5 |
吴江二轮修志培训手册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2006.9 |
吴江档案特刊(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7.9 |
吴江大事记(2006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7.9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79~1986)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7.10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87-1992)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07.10 |
吴江大事记(2007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8.1 |
吴江信息(2007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8.2 |
改革开放30年吴江大事记(1978-2008)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8.12 |
吴江大事记(2008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09.2 |
简明修志纲要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2009.7 |
吴江大事记(1949~2009)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2009.9 |
吴江大事记(2009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10.2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93-1997)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10.6 |
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98-2005)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10.6 |
吴江大事记(2010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11.2 |
吴江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画册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11.6 |
吴江大事记(2011年) |
吴江市档案局 |
2012.2 |
乐居吴江——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画册 |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 |
2012.5 |
吴江名人 |
吴江市档案局 |
2012 |
陈云与吴江 |
吴江市档案局 |
2012 |
吴江大事记(2012年) |
吴江区档案局 |
2013.1 |
吴江方言语音典藏(光盘) |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3.12 |
隐读村·荷花墩纪事 |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4.7 |
吴江档案 |
吴江区(市、县)档案局、吴江区(市、县)地方志办公室 |
1988~2014 |
表6-4 1989~2014年吴江区(市、县)档案局(馆)公开出版档案资料编研情况表
资料名称 |
编纂者 |
出版发行时间及出版社 |
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 |
吴江县档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史课题组 |
1989.12河海大学出版社 |
吴江县大事记(909~1989) |
吴江县档案馆、吴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
1990.5江苏省科技出版社 |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吴江县组织史资料(1925~1987) |
中共吴江县委组织部、党史工委、吴江县档案馆 |
1990.11中共党史出版社 |
柳亚子早期活动纪实(1907~1925) |
吴江县档案局(馆) |
1991.12中国档案出版社 |
吴江札记 |
吴江市档案局(馆) |
1998.12古吴轩出版社 |
吴江十年大事记(1989~1999) |
吴江市档案局(馆) |
1999.8中国档案出版社 |
吴江市档案馆指南 |
吴江市档案局(馆) |
2007.9中央文献出版社 |
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 |
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2012.12古吴轩出版社 |
吴江方言俚语集成 |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3.6广陵书社 |
造园大师计成 |
吴江区规划局、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3.10古吴轩出版社 |
吴江知县 |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4.8广陵书社 |
百湖之城看吴江 |
吴江区水利局、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4.11古吴轩出版社 |
吴江历代名胜 |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
2014.12光明日报社出版社 |
(二)基层档案室编研
1979年,吴江县级机关和部分公社、镇、工厂、大队汇编解放30年来的历史资料和常用数据统计、有关政策性规定与工农业生产产量、经济情况、农机具设备等资料。
1981年,吴江县文教局编辑大事记;青云、庙港、八坼、湖滨、莘塔、南麻、菀坪等公社编辑《统计资料汇编》,做到党委成员人手一册;八坼、湖滨公社大队也开展资料汇编工作。1983年8月,平望镇完成《平望镇1952~1982年工业统计资料》。是年,全县开展科技档案编研(专题汇编、参考资料汇编、厂史等1种以上)工作的单位有28个。1986年,全县基层档案室累计各种汇编350册。1988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等单位档案室编制《基础数字汇编》《主要技术指标汇编》《优质产品档案汇编》《基建项目汇编》《用户信息汇编》等20多种汇编资料,供厂领导科学决策服务。1989年6月20日吴江县档案局向县机关各部、委、办、局(公司),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认真编写〈全宗介绍〉的通知》后,各县直、乡镇机关开始编写《机关全宗介绍》。
1990年,全县档案室开发信息资源,共编印各种专题资料汇编19种。至1995年12月,吴江市人民法院档案室编研材料有《大事记(1949~1994年)》《机构沿革》《法院志》《机构设置文件汇编》《发文汇编(1991~1994年)》《法院信息汇编(1991~1994年)》《法院简报汇编(1991~1994年)》《工作总结汇编(1981~1994年)》《在人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汇编(1981~1994年)》《奖惩汇编(1959~1994年)》《干部职务任免汇编(1980~1994年)》和《基础数字汇编(1981~1994年)》等;吴江市人事局档案室编研材料有《组织沿革》《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发文汇编》《专题文件汇集》《乡镇工业人才服务站、招干情况汇编》《奖励工作汇编》《毕业生分配工作汇编》《工资福利资料汇编》《人事志》等。
至1998年12月19日,亨通集团公司综合档案室编研材料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全宗介绍》《产品介绍》《工程项目介绍》《企业文化》《产品销售招投标资料》《国内销售网点、客户资料》《公司历年来获得的荣誉及其产品进网、认证资料》等19种。至31日,吴江市审计局综合档案室编研材料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审计年鉴》《审计论文集》《吴江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汇编》《审计人员先进事迹典型汇编》《发文汇集》《吴江市内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汇集》《吴江市历年审计项目计划汇集》等11种;吴江国土管理局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发文汇集》《专题文件汇集》《利用档案典型事例汇编》等9种;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集》《利用档案典型事例汇编》等10种;中国建设银行吴江市支行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发文汇集》《金融法规汇编》《行政制度汇编》《干部任免汇编》《专业技术职称汇编》《个人荣誉汇编》《干部职工处分汇编》等10余种;庙港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发文汇集》《庙港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庙港镇先进表彰汇编》《庙港镇历届人代会简况》《庙港镇历届党代会简况》《费孝通教授访问江村简介》《外国学者访问江村简介》《庙港镇总体规划专集》《庙港镇年鉴》《企业概况与项目发展》《庙港镇对外招商项目简介》等10余种;黎里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发文汇集》《黎里年鉴》《黎里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黎里镇先进集体、个人汇编》《黎里人民革命斗争纪实》《黎里镇历届人代会简况》《黎里镇历次党代会简况》《黎里镇人物传》《黎里镇文物胜迹》《黎里镇地名考》《黎里镇党政干部任免汇集》《黎里镇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汇集》《黎里镇镇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文件汇集》《黎里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文件汇集》等10余种;铜罗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铜罗年鉴》《铜罗镇基础数据汇集》《铜罗镇表彰先进集体、个人文件汇编》《铜罗人民革命斗争纪实》《铜罗镇历届人代会简况》《铜罗镇历次党代会简况》《铜罗镇党政干部任免汇集》《铜罗镇书记、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一、二、三期汇集》《铜罗镇“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资料汇集》《铜罗镇历年工作总结汇集》《铜罗镇村建设规划汇集》《发文汇集》等15种;芦墟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芦墟年鉴》《芦墟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芦墟人民革命斗争纪实》《芦墟镇历届人代会简况》《芦墟镇历次党代会简况》《芦墟镇人物传》《芦墟镇党政干部任免汇集》《芦墟镇三业责任制文件汇集》《芦墟镇三资企业情况简表汇集》《发文汇集》等12种;北厍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北厍年鉴》《北厍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北厍镇县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集录》《北厍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汇编》《北厍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纪实》《北厍镇历届人代会简况》《北厍镇历次党代会简况》《北厍镇镇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文件汇集》《北厍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文件汇集》《北厍镇总体规划汇集》《北厍镇农副工三业责任制文件汇集》《北厍镇铜字管理资料汇集》《北厍镇骨干企业及主要产品简介》《发文汇集》等17种;南麻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南麻镇人口资料汇编》《南麻镇村镇建设项目汇集》《南麻镇历届人代会简况》《南麻镇历次党代会简况》《南麻镇表彰先进集体、个人文件汇编》《南麻镇党政干部任免汇集》《南麻镇镇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文件汇集》《南麻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文件汇集》《发文汇集》等11种;桃源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桃源年鉴》《桃源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桃源镇历届人代会简况》《桃源镇历次党代会简况》《桃源镇三套班子成员职务任免汇集》《桃源镇荣誉汇编》《桃源镇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汇集》《桃源镇镇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文件汇集》《桃源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文件汇集》《发文汇集》等12种;吴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年鉴》《会议简介》《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编》《发文汇集》等7种;交通银行吴江支行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编》《发文汇集》等5种;中共吴江市委党校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编》《发文汇集》等5种;吴江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计划生育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编》《发文汇集》等5种;吴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吴江市历年科技成果集》《吴江市厂办研究所机构专册》《专利申请资料汇集》《科技计划分类汇集》《技术市场登记汇集》《发文汇集》等近10种;苏州海关驻吴江办事处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发文汇集》《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编》等;金家坝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组织沿革》《专题资料汇编》等;同里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等;八坼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等;震泽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震泽镇主要经济各项指标汇编》《震泽年鉴》《震泽镇(乡)历届人代会简况汇编》《中共震泽镇历次代表大会简况汇编》《震泽镇(乡)历年来工会、共青团、妇联先进集体、个人汇编》《震泽镇历年来受上级表彰的先进集体、个人汇编》《企业介绍》《完善乡村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文件汇编》《吸收录用国家干部、聘用干部文件汇集》《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意见文件汇集》《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震泽镇创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材料》《震泽镇创建江苏省新型小城镇材料》等15种;菀坪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组织沿革》《菀坪镇基础数据汇集》《发文汇集》等3种;坛丘镇机关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坛丘年鉴》《坛丘镇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坛丘镇历届人代会概况》《坛丘镇历次党代会概况》《坛丘镇三套班子成员职务任免汇集》《坛丘镇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汇集》《坛丘镇镇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文件汇集》《坛丘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文件汇集》《发文汇集》等12种。
2000年底,全市企业单位档案室有汇编资料472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室有汇编资料31册。2003年,菀坪镇《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史》出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吴江第一部行业史。至2004年,吴江市人民法院档案室共有《文件汇编》《年鉴汇编》《教育整顿活动》等编研资料57册;吴江科林集团公司共有《科林年鉴》《大事记》《科林商标展示》《产品介绍》《荣誉汇编》《历年经济技术指标汇总》等19种编研资料。2004~2006年,吴江市人民法院汇编了《基础数字汇编》《组织机构沿革汇编》《大事记汇编》《发文汇集》等资料,其中《发文汇集》因已实现网上查阅全文,故续编至2002年,其余汇编至2005年;此外二次加工的汇编材料有《年鉴汇编》《教育整顿活动汇编》《“严打”斗争活动汇编》《吴江审判》《在人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5种;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有《调研成果汇编》《审判案例分析》《青少年法律知识百题问答》《诉讼指导手册》等4种。至2007年,吴江市气象局综合档案室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2004年始各类气象服务总结汇编》《市气象局发表论文汇编》等5种编研材料。至2008年,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档案室有《组织沿革》《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学术资料汇编》《荣誉汇编》《发文汇编》《传染发病趋势分析》《传染病疫情资料汇编》《传染病死因资料汇编》《血防志》《血吸虫病防治——五十年血防回顾》《传染病防治》《年鉴》等编研材料。2001~2014年,对基层档案室档案编研资料量的统计工作停顿。
表6-5 1993~2014年吴江区(市)地情书籍编研成果获奖情况表
编研成果名称 |
选送单位 |
获奖情况 |
获奖年份 |
土地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 |
吴江市土地管理局、吴江市档案局、盛泽镇土地管理所 |
江苏省土地管理系统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
1993 |
乡镇土地管理档案资料信息开发利用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国土管理局、震泽土地管理所 |
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成果奖 |
1994 |
柳亚子早期活动纪实 |
吴江市档案学会 |
苏州市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 |
1994 |
编研工作概论 |
吴江市档案学会 |
江苏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
1995 |
吴江市档案馆馆藏特色的形成与效应 |
吴江市档案局 |
入选《全国城镇最新社科成果文献汇编》,并获二等奖 |
1997 |
吴江札记 |
吴江市档案学会 |
江苏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01 |
吴江解放时间考 |
吴江市档案学会 |
江苏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01 |
档案馆基础工作与开放 |
吴江市档案学会 |
江苏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01 |
吴江十年大事记(1989~1999) |
吴江市档案局 |
江苏省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二等奖 |
2005 |
吴江札记 |
吴江市档案局 |
江苏省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三等奖 |
2005 |
鲈乡清风——吴江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成果巡礼画册 |
中共吴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江苏省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三等奖 |
2005 |
历史的跨越 |
吴江市党史办公室 |
江苏省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三等奖 |
2005 |
平望史话 |
吴江市档案局 |
江苏省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
2006 |
吴江历史文化图文集 |
吴江市档案局 |
苏州市档案编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
2006 |
吴江市档案馆指南 |
吴江市档案局 |
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评选二等奖 |
2009 |
明清文化群落——吴江叶氏午梦堂 |
吴江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 |
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评选三等奖 |
2009 |
吴江名人录 |
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 |
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评选三等奖 |
2009 |
我送亲人过大江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苏州市地方志学会主办的“一个甲子的回眸”——庆祝建国60周年苏州市地方志系统老照片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 |
2009 |
垂虹桥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苏州市地方志学会主办的“一个甲子的回眸”——庆祝建国60周年苏州市地方志系统老照片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 |
2009 |
京杭大运河吴江段 |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
苏州市地方志学会主办的“一个甲子的回眸”——庆祝建国60周年苏州市地方志系统老照片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 |
2009 |
吴江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 |
吴江市档案局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优秀奖 |
2011 |
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 |
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13 |
乐居吴江——吴江撤县建市20周年纪念画册 |
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3 |
鲈乡清风微小说 |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3 |
剑胆琴心和谐创新——吴江检验检疫局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
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3 |
科技新城跨越发展——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0周年纪念画册 |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苏州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3 |
五、档案陈列展鉴
1985年10月,为扩大档案宣传,吴江县档案局(馆)创办档案陈列室,陈列室分“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关怀和重视”“吴江县档案事业不断发展”“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4个专题,共展出照片42张,图表2张,文件材料70多件,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史料实物120余件。1986年5月14日,吴江县档案局(馆)举办“费孝通访问‘江村’50周年档案资料陈列”。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陈列内容拍摄成纪录片。1999年10月20日,吴江市档案局、档案学会举办“吴江解放50周年暨吴江档案工作史料展”,共分“悠悠历史”“共绘蓝图”“辉煌成就”“功绩卓著”“档案工作”5个部分。
2000年3月13日,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命名吴江市档案局展馆为首批吴江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0月28日,吴江市档案局综合展览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12月12日,吴江市档案局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展厅讲解员岗位职责》。2006年4月底,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馆对外开放,整个展览以“知我吴江,爱我吴江,兴我吴江”为主题,实用图片1400余张,文字3.6万余字,计146个版面。同时,将展览版面编辑成《吴江历史文化图文集》一书加以刊印,并制作随书赠送的电子光盘,实现资源开发形式的多样化,更好地发挥展览的宣教作用。8月5日上午,费孝通的家属及学生(费孝通原办公室人员)一行18人到吴江市档案局展厅参观。2007年4月2日,为做好档案史料的陈列、展览工作,吴江市档案局成立档案史料陈列工作小组。4月10日,吴江市档案局与“一联双管”结对社区——鲈乡二村社区联合开展社区老年人志愿者走进档案馆活动,近50位社区老同志参观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馆。8月21日,吴江市档案局、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观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馆。10月初,新建的档案史料陈列室对社会公众开放。该陈列室面积约12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古城旧影、史籍报刊、契据舆图、名人手迹、蚕桑丝绸5个版块,以文献、图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多角度地展示吴江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其沿革,陈列展品有200余件,包括江泽民、陈云、柳亚子、陈去病、费孝通等名人手迹,松陵地区的老照片,明清、民国时期的志书报刊、契据地图以及比较系统的蚕桑丝绸史料等。10月14日,新加坡中学生访问团一行30人,参观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和馆藏档案资料陈列室。11月22日,吴江市档案局展馆被命名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创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江市档案局与南邮吴江学院、震泽中学等26所大、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协议书,全年接待1800多名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2008年1月5日,由吴江市档案局和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吴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鲈乡风韵——吴江老照片”展在吴江市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自20世纪20~90年代民间收藏的部分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共分古邑旧影、水乡风情、胜迹遗风、岁月留痕、古城旧貌5个部分,59个版面,其中有20年代的生活类照片,3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留影,40年代的历史性文物记录,50~60年代的盛泽、黎里、芦墟、松陵等几大镇的街景,还有反映各个年代吴江人在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活动中的场景。9月3日,吴江市档案局展馆被命名为首批吴江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09年10月,吴江市档案局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历时3个月精心制作布置的吴江名人展馆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展馆分3大版块展示:第一个版块展示15位政治和社会活动家;第二个版块展示18位科学和技术发明家,其中有9位是院士;第三个版块展示7位文化和艺术创作家;展馆面积80平方米。11月8日,吴江市档案局举办“追述历程,再铸辉煌——纪念吴江档案馆成立五十周年暨全市档案工作图片展”。2010年2月21日,参加松陵镇鲈乡二村社区“亲子游”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到吴江市档案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5月13日,震泽中学1950届校友一行28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9月12日,吴江市第二中心小学42名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11月3日,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更新布展,展览以“知我吴江,爱我吴江”为主题,设“吴越遗韵”“古代名人”“烽火岁月”“吴江胜迹”4个篇章,共1.7万余字、176幅照片,展厅面积80平方米。2011年6月14日,吴江海关党支部组织20多名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是月,费孝通与江村陈列馆开放,共分“励志求学”“学术研究”“参政议政”“志在富民”4个篇章,以完整丰富的照片资料真实记录费孝通二十六访江村的历程,弘扬费老学术精神,传承费老“志在富民”思想理念。9月27日,“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吴江档案库”揭牌,该档案库与费孝通江村展馆有机结合,为传承费孝通“志在富民”理念、记载乐居吴江的史料库,成为吴江档案库的特色和亮点。10月13日,70多岁的吴锡祺和他的夫人及小辈在吴江市老领导于孟达等陪同下,在历史文化综合展厅内驻足流连,感慨万千,展厅内有3块展板则分别陈列着他的3位先辈(明代名臣吴洪、吴山,清末边疆史研究学者吴燕绍)的事迹。是年,吴江市档案局与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党史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主办“辉煌九十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图片暨革命圣地写生作品展”,回顾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吴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足迹和乐居生活;与市总工会等联合筹办“时代印记——2012迎春吴江职工珍藏展”;承办由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配合市司法局在馆内建立法制宣传展馆。
2012年1月30日,吴江市档案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局内干部职工的未成年子女10余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并赠送他们每人1册《吴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画册》和1份学习用品礼包。7月21日,吴江海关30名协勤武警官兵到吴江市档案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厅。7月24日,吴江电视台记者至吴江市档案局名人馆,拍摄展出的少将庄祥鸣影像。12月6日下午,全区6所小学的百名《吴江日报》小记者,接受吴江区档案局局长沈卫新赠送的由区档案局(馆)编纂的图书、画册,听取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关于档案馆基本情况及如何做好家庭档案的讲座,参观了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室、吴江名人展览馆、档案史料陈列室、费孝通与江村陈列馆、查档接待中心、档案库房,亲身体验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查阅婚姻档案、独生子女档案等内容。2013年7月12日上午,鲈乡二村社区参加暑期夏令营实践活动的小学生26人,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吴江名人馆、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室、吴江档案史料陈列室、费孝通与江村等爱国主义教育展厅。12月中旬,吴江区档案局以高分通过省档案局和教育厅组织的评审,成为江苏省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是年,吴江区档案局依托总共1000多平方米的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室、吴江名人馆、档案史料陈列室、费孝通与江村陈列馆等教育平台,进一步强化以中小学社会实践为重点的基地建设;与图书馆开展战略合作,践行“一楼两馆、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务求成效”的理念,全年接待中小学生5000余人次;利用档案和史料资源,为同里镇游客服务中心和松陵镇八坼社区历史文化陈列室布展提供方案和文本材料。
2014年1月,吴江区档案局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6家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之一。4月1~3日,吴江松陵城区鲈乡二村、三村、奥林清华、城中、东门、西塘、水乡、北门、梅石9个社区的近百名社区在职、退休党员干部参观吴江名人展、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览、吴江档案史料陈列、费孝通与江村等展览。5月16日上午,吴江区老年协会组织的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50多名退休人员参观吴江名人展览馆、历史文化综合展、档案史料陈列、费孝通与江村陈列等展览。5月17日上午,吴江区副区长、太湖新城党工委书记李卫珍率太湖新城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行70余人,参观吴江名人展览馆、历史文化综合展、档案史料陈列、费孝通与江村陈列馆等展览。8月,吴江区档案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挖掘党史资料,启动《在路上——中国共产党在吴江》陈列馆建设。该陈列馆计划设“领导关怀,美好记忆”“烽火岁月,迎来曙光”“探索前行,豪情满怀”“改革开放,富民强市”“科学转型,再续辉煌”“中流砥柱,时代先锋”等6大篇章,以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吴江的发展历程和伟大实践。